Saturday, June 7, 2025

末日預言定生態警號?從澳洲塔斯曼尼亞地震魚,反思香港海洋生態危機!

 

近期澳洲驚現巨型「地震魚」,究竟係末日先兆定係大自然俾我哋嘅無聲警告?

最近,一條長達2.7米的罕見皇帶魚(俗稱地震魚)被發現擱淺於澳洲塔斯曼尼亞島的沙灘上,引發全球熱議,唔少人擔心係災難預兆。雖然在民間傳說中,地震魚的出現被視為地震或海嘯的先兆,但科學界至今仍未證實兩者有直接關聯。事實上,科學家指出,這些深海魚類之所以罕有地出現在淺水區,更可能係因為生病、受傷,或被強勁的洋流帶離棲息地,而這些現象的背後,可能正正指向更宏觀的海洋生態變化。

 



分析地震魚現象

儘管地震魚的出現在某些文化中被視為不祥的徵兆,目前科學界認為這種聯繫更多的是基於民間傳說而非科學證據。地震魚的異常行為可能是由於多種環境壓力造成的,包括:

  • 海洋溫度變化
  • 水質污染
  • 強烈的海洋洋流
  • 健康問題,如疾病或傷害

海洋生態問題與行動倡議

鑑於這種情況,我們應該將關注點從迷信的恐慌轉向實際的海洋保護行動。香港及全球各地的海洋生態系統都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包括但不限於:

  • 海洋塑料污染
  • 過度捕魚
  • 海洋生物的棲息地破壞
  • 氣候變化對海洋生態的影響

作者與經驗分享

👤 作者:陳樂洋

我係「海洋守護行者」嘅核心義工,亦係一位海洋生態愛好者。我曾多次參與及帶領喺南丫島舉辦嘅淨灘同生態調查活動,親眼見證過海岸線被塑膠垃圾侵佔嘅畫面。最近澳洲地震魚嘅新聞,令我更深切體會到,海洋係一個整體,遠方嘅生態警號,其實同我哋息息相關。

常見問題(FAQ

1. 地震魚真係可以預測地震?

目前科學界並無確鑿證據證實兩者之間存在直接的因果關係。皇帶魚是深海魚類,牠們的出現可能受到海洋溫度、水流、自身健康狀況等多種因素影響,將其與地震簡單掛鉤並未得到科學支持

2. 我哋可以點樣為香港海洋保育出一分力?

除了參加我們的活動,你亦可以喺日常生活中實踐「無塑生活」、支持可持續海鮮、唔去餵飼野生動物,並將海洋保育嘅訊息分享俾身邊嘅親友。每一個微小嘅改變,都係對海洋嘅一份守護。

3. 「地震魚」原來香港有?

絕對正確!南丫島索罟灣天后宮,廟宇左面設有聚香堂及福德宮福德宮旁見一花崗岩石額廟内還擺放一條兩米多長的皇帶魚(俗稱銀龍)標本。皇帶魚是深海魚,生活在200至500公尺的海域, 很少被捕獲,傳説能預測地震,所以又叫「地震魚」。 該魚是2001在索罟灣被漁民捕獲,當時該魚已奄奄一息, 送到天虹海家, 但無法養活,只有制作標本, 後天后廟重建,送到廟宇,相傳會給前來供奉的善信帶來好運。



澳洲塔斯曼尼亞嘅地震魚,係大自然俾全球人類嘅一個巨大問號,亦係一個反思嘅契機。與其將佢視為末日嘅預言,不如將佢睇成一個行動嘅呼籲。香港嘅海洋生態同樣面臨嚴峻挑戰,需要你我共同守護。

立即行動,加入「海洋守護行者」,親身體驗南丫島嘅海洋生態魅力,為我哋嘅藍色家園出一分力!

👉 📍立即體驗: 點擊此處報名「南丫島海洋生態導賞團」
👉 📞聯絡報名: 點擊此處獲取淨灘活動及講座聯絡方式
👉 🔗連結延伸閱讀: 探索更多關於香港海洋保育嘅資訊

📧 查詢及預約:info@lifejungle.org
📞 電話:(852) 5981 5927



Learn more:

  1. 澳洲沙灘驚「地震魚」 網怕爆:世界末日越來越近了? - 自由時報
  2. 沙灘再現2.7米巨型地震魚網友:世界末日越來越近了 - myTV SUPER
  3. 地震魚可預測地震發生?氣象署:未經科學證實| 生活| 中央社CNA
  4. 抓「地震魚」或看「地震雲」就能預測地震?氣象署:未經科學證實 - KidsMedia
  5. 罕見「地震魚」現蹤澳洲海灘!3M長身躺平斗大眼球盯著民眾
  6. Oarfish - Regalecus Glesne - MarineWise
  7. 除了蚯蚓、地震魚和民間達人,那些常見的臺灣地震預測謠言 - 泛科學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熱門話題